学生服务
【远景学院】向诈骗“Say No”! ——远景学院开展防诈骗安全教育主题年级会 时间:2025年03月23日     来源: 作者: 编辑:远景学院 点击:

3月23日,远景学院各年级辅导员立足学生实际需求,分批次、分主题开展了防诈骗主题教育年级会。通过案例剖析、模拟演练、互动问答等创新形式,构建“认知预防——实践演练——宣传辐射”三维防诈教育体系。通过系统讲解诈骗手段与防范技巧,旨在帮助远景学子提升反诈“免疫力”,共同营造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

“刷单返利、游戏代充、冒充客服……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可能瞬间掏空你的钱包。”在年级会中,辅导员朱志浩老师结合近期高校高发的诈骗案件,用真实案例为学生们敲响警钟。朱老师特别引入某高校学生因轻信“游戏代充”被骗3万元的真实事件,逐层拆解诈骗话术中的心理操控逻辑,并总结出“三不原则”——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诈骗手段看似层出不穷,但核心逻辑无非是‘利诱’和‘恐吓’。”朱老师总结道。他特别提醒学生警惕“AI换脸”“虚拟定位”等新型技术诈骗,并现场演示如何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拦截可疑电话、核查风险链接。学生们在互动问答环节踊跃提问,进一步掌握了“不轻信、不转账、多核实”的反诈原则。

“您好,这里公安局,您的账户涉嫌洗钱……”在辅导员王晓珍老师组织的“沉浸式反诈演练”中,学生化身“诈骗分子”与“受骗者”,模拟冒充公检法、网购退款等8类常见骗局。逼真的对话场景让在场学生直观感受到诈骗话术的迷惑性。演练结束后,王老师结合学生的临场反应,针对性讲解如何通过“拖延时间”“向亲友求证”等方式跳出话术陷阱。现场还设置了“反诈金句接龙”环节,“陌生链接不点击,个人信息不透露”“天上不会掉馅饼,中奖退税是陷阱”等口号在教室内此起彼伏。王老师强调:“记住这些口诀,关键时刻能救命。”参与表演的李同学感慨:“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但模拟后发现,稍不留神就可能掉入陷阱。”

针对当前AI技术被滥用于诈骗的现象,辅导员徐宗超老师在年级会中重点剖析了“AI语音克隆”“深度伪造视频”等高科技诈骗手段。他播放了一段经技术处理的“辅导员通知缴费”虚假语音,在场学生纷纷表示“完全听不出是合成的”。“技术越先进,我们越要保持清醒。”徐老师从心理学角度解读了诈骗中的“权威效应”和“从众心理”,并传授“拖延决策法”:“遇到涉及钱财的要求,无论对方是谁,都先挂断电话,通过官方渠道二次确认。”

“防诈骗不仅要‘入耳’,更要‘入心’。”远景学院始终将安全教育作为思政育人重要环节,未来将继续联合警方、银行等单位开展专题讲座,并建立“班级-宿舍-个人”三级预警机制,全力守护学生的财产安全与身心健康,让安全意识扎根心间,共同构建“无诈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