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跨学科融合、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推动课程创新与教学质量提升,9月10日,泰山科技学院远景学院语言与人文艺术教研室在214教室举行新课研讨活动。本次活动聚焦新开设的《西方哲学概览》课程,通过试讲、评课、研讨等环节,深入探讨跨学科教学设计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聚焦博雅教育,明确教学方向
教研室主任李子一指出,教师应突破学科界限,推动知识融通。《西方哲学概览》作为一门新课,应注重哲学与文学、历史、艺术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鼓励新教师积极开展跨学科协作,使课程兼具思想性与启发性。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问题导向和情境模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探索欲望。
课堂实践:新课程试讲展现教学设计
周萌老师以“初识哲学”为主题进行了20分钟试讲,通过生动案例与清晰逻辑,系统展示了课程的教学架构。试讲过程中,周老师运用提问与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充分体现了启发式教学理念。
深度研讨:多元视角促课程优化
在评课交流环节,教师们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徐芳菡老师肯定了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并结合社会现象阐释哲学概念,增强了课程的时代感和吸引力。都逢阳老师高度评价周老师构建的理论框架,认为其结构完整、逻辑严密、表达流畅,展现出扎实的学术基础与教学潜力。刘炎老师从教学媒体运用角度,建议优化PPT视觉设计,增加图像与图表等元素,以助力学生理解抽象内容。孙乐老师就课堂节奏提出建议,认为可适当增设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知识内化。李子一老师进一步建议,在讲授如“对死亡的哲学思考”等主题时,可灵活运用多元互动形式,如组织“生命价值”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跨学科视角展开思考,既提升课堂参与,也锻炼综合思维能力。
下一步,教研室将重点推进双师案例库建设,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积极推动教研室内外、院际乃至校际的交流合作,持续充实和优化教学案例,确保案例库建设质量。同时,建立案例共享机制,定期开展案例研讨与工作坊,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实际应用。
本次教研活动以具体课程为依托,通过扎实的研讨与交流,不仅为新教师提供了展示与成长的平台,也为推进跨学科教学改革、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充分体现了语言与人文艺术教研室追求卓越、持续创新的教研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