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双师课堂】双师共话文脉薪火,文创巧绽美学华章 ——考古发现与中华文明双师课堂纪实 时间:2025年05月15日     来源: 作者: 编辑:远景学院 点击: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的精神基因和价值观念的集合,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智慧精神。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各种新的社会需求不断涌现,传统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进行创新和发展。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提升学生的审美和欣赏能力,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孙乐老师特别邀请刘炎老师进行了一堂寓教于乐的双师课程。

课程开始两位老师为大家带大家了解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形式,孙乐老师向大家介绍了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优秀案例:穿汉服、化唐妆,赏古典舞乐、行飞花令、遇非遗巧匠,“国潮”在当今社会备受年轻人追捧,这证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刘炎老师则表示中华美学精神有着丰富的面向,在中国古代的器具、图案、辞赋、散文、诗歌、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中始终交替存在,如今更是渗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就能更有生命力。

信息时代,技术赋能也不可或缺,进入互联网+的时代,虚拟数字技术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增添了不少新的活力。孙乐老师带大家领略了甘肃敦煌莫高窟的数字藏经洞、故宫博物院的“云游故宫”平台、碑林博物馆的3D可视化技术等新兴科技文保项目,同学们纷纷表示科技力量不仅为文物“活起来”保驾护航,也为其“火起来”赋能,让文化传承有了新的路径。刘炎老师对此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出现对绘画技法的要求降低,却对创意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对于同学们而言,要善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提升自己的审美与创新能力,让AI技术变成最得心应手的工具。

随后,两位老师就发展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传承还是创新这个议题带领同学们进行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传承与创新是文化前行的两个轮子,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两位老师总结到无论是文化传承还是文化创新,都是文化主体主动选择的结果,而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首先就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要自觉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文创产品是对传统文化商业价值开发的重要途径,两位老师针对一些典型的文创产品,向同学们进行讲解,通过现场估价的方式,带领同学们探讨了文创产品的价值来源。文创产品须有三种特质,其一为美感,是能够吸引人的购买或收藏的第一印象;其二为价值,是产品可延伸的功能;其三则是故事,是产品故事与文化意涵。文创产品的价值主要来源于实用性、艺术性和文化性三个方面,这也反应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模式进行了升级迭代。

最后两位老师组织大家选择一个母题,自己设计一个文创产品,并为之定价,同学们十分投入,并运用自己所学的商科知识设计安排完整的产业链条,各种奇思妙想碰撞出跃动的思维火花,让两位老师都为之惊叹。

通过今天的课程同学们深入理解了新时代传统文化应当如何传承和发展,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丰富成果有了进一步认识。

学习心得: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传承与创新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推动中华文化的持续发展和繁荣。

——李佳音

坚持实践与创新相结合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实际行动,让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才能够保持其持久的生命力和发展的活力。

——刘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