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双师课堂】地图绘制:解锁校园地理密码 时间:2025年04月17日     来源: 作者: 编辑:远景学院 点击:

近日,远景学院地球科学与环境保护学科教师杨玉婷与高等数学学科教师李晓冉,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认识地图”的双师课堂,让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收获满满。

地图初探,开启认知之旅

课堂伊始,杨玉婷老师借助多媒体工具,向同学们展示了一系列丰富多元的地图,包括展现我国全貌的行政地图,有呈现植被覆盖率的环境变化图,还有揭示地质奥秘的地质构造图等。老师一边展示地图,一边引导同学们仔细观察地图上的各种元素,比如不同颜色所代表的地形特征、符号所标注的地理信息等,并讲解如何从地图中提取关键信息,理解地图所呈现的地理空间分布情况。同学们积极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与老师进行深入交流。

数学赋能,解锁地图密码

随后,李晓冉老师将数学知识巧妙融入地图知识的学习中,从比例尺的基本概念讲起,通过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区域行政图、公园导游图等,让同学们直观感受比例尺的作用。接着,老师运用简洁明了的图形演示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了比例尺的计算方法以及它在地图绘制和解读过程中的重要性。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与比例尺相关的实际问题。

论文研读,洞察地理万象

为了让同学们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和实践,杨玉婷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系列包含地图图表的学术论文,引导同学们运用前面所学的地图阅读技巧和比例尺知识,深入解读论文中地图所传递的信息。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认真阅读论文,仔细分析图表中的数据和趋势,尝试从专业的角度理解地理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们各抒己见,相互讨论,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

校园地图,勾勒心中蓝图

课堂的最后环节是小组实践活动——绘制校园地图。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凭借着日常对校园的熟悉和记忆,结合课堂所学的地图绘制知识、比例尺计算方法,在教室中展开绘制工作。他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回忆校园的布局和建筑位置,一边在纸上勾勒出大致的轮廓。有的同学负责确定地图的比例尺,让校园在有限的纸张上得到合理呈现;有的同学仔细回忆各个建筑的形状和特征,精心描绘;还有的同学负责标注重要的地点和路线,让地图信息更加完整。大家分工明确,相互协作,遇到记忆模糊的地方就一起讨论回忆,力求绘制出最准确的校园地图。

此次双师课堂将地球科学与高等数学有机融合,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同学们纷纷表示,他们对地图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也体会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