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教研交流】聚焦双师课堂:语言与人文艺术教研室研讨会 时间:2025年04月01日     来源: 作者: 编辑:远景学院 点击:

3月26日,语言与人文艺术教研室进行了一场双师研讨会,旨在深入探讨双师课堂的教学模式,共同探索双师课堂教学新模式,力求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学科深度融合。教研室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共同为创新教学方法出谋划策。教研室主任李子一老师指出,双师课堂能整合多学科优势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体验,培养其综合素养与跨学科思维,是顺应教育多元化趋势、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杨美丽老师分享了在第二届校级“双师比赛”中,荣获二等奖的教学设计 ——《双师课堂:解锁网络用语传播的隐秘机制》。该课程巧妙融合《大学英语》与《生活中的媒介艺术》课程章节内容,借助有趣案例和互动环节,引导学生从网络表情包兴起、中西方文化传播角度剖析网络用语传播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为双师教学实践提供了宝贵范例。

在深入研讨环节,老师们围绕本学期双师课程设计展开交流,各学科双师课程设计亮点频出,跨学科融合特色鲜明。

在《大学英语》课程方面,多位老师结合不同学科知识,设计了丰富多样的双师教学主题:杨美丽老师的“你是否抠抠搜搜花了很多钱?——双语联合探讨当代年轻人的消费图鉴”,融合英语学习与经济学、社会学知识,引导学生用英语探讨消费现象,培养跨学科思维和正确消费观。都逢阳老师的“语言与纽带:用英语解码婚礼筹备中的现代人际关系”,将英语学习与人际关系探究结合,在婚礼筹备情境中锻炼学生语言技能,提升人际交往能力。谢筱雨老师的“Job Hunting: 全面解析如何高效准备职场敲门砖”,融合英语与求职技巧,邀请资深职场人助力,帮助学生做好求职准备。徐芳菡老师的“Surviving the AI Job Market: Redefining Human Value in the Age of Automation”,借助英语剖析人工智能时代职场变革;“表情包下的网络用语传播”则挖掘网络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敏感度。

艺术鉴赏与实践领域:《音乐剧》课程的王川老师,计划以“《飞鸟和鱼》—— 音乐剧《金沙》中的历史寓言与文化探索”、“从音符到画布:《悲惨世界》的悲悯乐章与《自由引导人民》的激昂画卷”为主题开展双师教学。将音乐与历史、美术学科结合,深挖经典音乐剧和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交融之美,为学生打造艺术盛宴。《油画鉴赏与实践》课程的刘炎老师,运用画廊式教学法,以 “从电影看色彩的情感表达”为主题,融合油画鉴赏与电影艺术。通过剖析电影色彩运用,帮助学生理解色彩的情感传递作用,提升学生油画鉴赏和实践能力。

考古与文化领域:《考古发现与中华文明》课程的孙乐老师,携手艺术、文学领域教师,通过“光影寻踪:从神话到现实的夏商周文明解码”、“古韵新创,文脉双融——跨学科双师课堂共绘传统文化新篇章”等主题课程,借助光影探寻古老文明奥秘,打破学科界限,激发学生对考古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兴趣,助力培养创新型文化人才。

老师们在研讨中积极交流,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和预期教学效果,同时也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大家一致认为,双师课堂不仅要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和需求,通过跨学科的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此次双师研讨会为远景学院语言与人文艺术教研室的教师们搭建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了教学经验的分享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双师课堂将为学生带来更加精彩、高效的学习体验,推动语言与人文艺术教育迈向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