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寒假的宁静与乡村的质朴交织,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徐徐展开,远景学院 2024 级 张莹莹同学,似一颗熠熠生辉的星火,落入了家乡村委会的基层天地。乡村的炊烟袅袅、邻里的家长里短,都成为她成长的滋养。现在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张莹莹同学的故事,去感受她在这段实践经历中收获的成长力量,去领略新时代青年大学生扎根基层、奉献自我的风采。
初入基层探真情

在村委会实践期间,她积极参与了村委会组织的“老年人关爱服务”行动,通过上门走访、谈心谈话等方式慰问老年群体。在走访慰问的过程中,与老年人亲切交流,了解她们的生活状况、身体状况以及遇到的困难,并为之送去生活用品和慰问金。令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走访是前往独居老人李奶奶的情况,李奶奶的子女常年在外打工,家里显得有些冷清,主动帮忙整理房间、打扫卫生,但李奶奶却说着:“孩子,不用忙乎了,看到你就想起了我自己的孙子,坐下来陪奶奶说说话,增添些人气就行,平时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在家。”就这样拉着她絮絮叨叨地讲起自己的生活琐事,在和李奶奶的聊天中明显发现老人的孤独,深刻的体会到了亲人的爱与温暖是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真实陪伴。临走时,李奶奶紧紧握住她的手,眼含热泪地说:“孩子,好久没人陪我说这么多话了。”那一刻,张莹莹内心深受触动,她意识到基层工作不仅仅是完成任务,更是传递温暖与关怀,基层工作只有用心去倾听、去感受,才能真正走进生活,排忧解难。
勤于村务练本领

除此之外,张莹莹接到了协助工作人员对各类文件进行分类整理的任务,这其中包括村民信息登记表、土地承包合同、低保申请材料等。在一次整理低保申请材料时,她发现有一份材料存在信息不全的问题,在询问工作人员后,她了解到该村民因身体残疾行动不便,无法及时补充材料。于是,便上门帮助村民整理信息,并耐心指导其填写申请表。最终,这位村民顺利完成了低保申请。通过这件事,张莹莹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严谨与细致,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到村民的切身利益,在工作中需要的不仅是专业技能,更是一颗责任心。
团队协作聚力量

在村委会工作,不仅仅需要做到严谨的对接文件信息,也需要更接地气的和各类群体进行沟通交流,在村委会的工作人员、村民、志愿者以及各对接部门中,需要不断的转换语言沟通方式,将冰冷的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传达信息,并倾听她们的意见和建议。在实践过程中,令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村里组织修建文化广场,但部分村民对选址问题意见不一,甚至发生了争吵。张莹莹和其她志愿者协助村委会工作人员迅速介入,耐心倾听各方诉求,安抚村民情绪,并挨家挨户走访、征集村民的意。经过多次协商,最终确定了一个让大部分村民都满意的方案,并耐心说服了有不同想法的村民。在这个过程中,张莹莹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她意识到,工作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需要多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才能凝聚人心,化解矛盾,推动工作顺利进行。
在静谧而又充满希望的寒假时光里,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冬日的温暖与闲适之中,远景学院的莘莘学子们却毅然决然地迈出了舒适圈,以满腔的热忱和无畏的勇气,投身到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她们就像一群勇敢的开拓者,在实践的荆棘之路上奋力前行,不断追求着自我成长的璀璨星辰。 张莹莹同学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她选择深入到社区基层,走进那连接着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这里,每一条狭窄的小巷都见证着她忙碌的身影,每一扇紧闭的大门后都留下了她关切的问候。她用心去感受居民们的喜怒哀乐,用爱去解决她们生活中的难题。她的这段社区实践经历,宛如一面明亮的镜子,清晰地映照出远景学子们积极向上、拼搏奋进的青春风采,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远景学子们能在实践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