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课程实践】研“音”之光“乐”享成长—记远景学院师生走进泰安市泰前中学课程实践活动 时间:2024年11月25日     来源: 作者: 编辑:远景学院 点击:

教之美,在于实践与钻研;研之美,在于思考与提升。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技能和知识水平,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11月20日下午,我院王川老师带领《流行音乐演唱》课堂以及导师组的同学们走进泰安市泰前中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课程实践活动,旨在通过教唱经典红色歌曲《歌唱祖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提升音乐教育的质量。

走进泰前中学

活动当天,远景学院的师生们怀揣着对音乐的热爱与对交流的期待,早早地踏入了泰前中学那充满艺术氛围的音乐教室。在简短而温馨的开场仪式后,开启了本次课程实践。课堂伊始,我院师生与泰前中学初中二年级的同学们围坐一圈,展开了亲切而深入的交流。我院王川老师以饱满的热情和丰富的知识储备,生动地介绍了《歌唱祖国》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及其深远的历史意义。他讲述道,这首歌曲诞生于1950年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它不仅是一首旋律优美、歌词振奋人心的音乐作品,更是一面飘扬在时代风浪中的精神旗帜,承载着无数中华儿女对祖国深沉而炽热的爱,以及对光明未来无限憧憬的美好愿景。通过细致的讲解和生动的历史故事,学生们被深深吸引,眼中闪烁着对过往岁月的敬仰与对未来梦想的渴望。这一刻,音乐超越了语言的界限,成为连接两代人心灵的桥梁,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共鸣与力量。《歌唱祖国》不仅是一首歌唱给祖国的赞歌,也成为了这次实践活动中,两校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感悟的宝贵精神财富。

课堂伊始

随后,王川老师开始教授《歌唱祖国》这首歌曲。他首先通过播放范唱视频进行导入,让学生们聆听并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风格。紧接着,王川老师凭借其深厚的音乐素养与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歌曲的每一个细节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他不仅用生动的语言阐述了歌曲的创作背景与意义,还亲自示范,通过钢琴伴奏逐句教唱,引导学生们准确把握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律动以及歌词的深刻内涵。王老师特别强调,歌唱不仅仅是声音的展现,更是情感的传递,他鼓励学生们要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融入歌声之中,让每一次演唱都成为一次心灵的洗礼。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我院荣誉生与泰前中学的学生们展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热忱与参与积极性。他们全神贯注地听着老师的讲解,随后便迫不及待地投入到练习之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课堂的高潮部分,我院荣誉学生崔警予主动请缨,与一位充满潜力的初中生搭档,走上了讲台进行示范演唱。他们的合作默契而动人,不仅技巧上相得益彰,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歌声传达出了对歌曲深层情感的深刻理解—那是一种超越年龄界限的,对国家深沉的爱与无限的敬仰。这一幕,不仅激发了在场所有学生的共鸣,也成为了此次教学活动中的一个亮点,深刻诠释了音乐教育在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进入课堂的尾声阶段,伴随着温暖而充满力量的旋律,两校师生共同唱响了那首饱含深情的《歌唱祖国》。歌声中,不仅回荡着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与崇高敬意,更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期盼。这一刻,教室仿佛变成了一个小小的舞台,每一个音符都跳跃着团结与梦想的火花,为本次意义非凡的课程实践活动画上了一个既圆满又振奋人心的句号。

课堂展示


此次课程实践活动,不仅加深了两校师生之间的友谊与合作,更是在年轻的心灵中种下了热爱祖国、勇于追梦的种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希望。这不仅仅是一次音乐课的结束,更是一个新的开始,激励着每一个人在未来的道路上,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去歌唱祖国,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教为引,研为路,思为桥,践为证。教无止境,研绵不绝,希望我院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砥砺前行,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昂扬的精神风貌绽放最美的远景风采!

合影留念

学生心得:

这次教唱《歌唱祖国》的经历,让我对祖国有了更加深厚的感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我深知,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肩负着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的重任。我将以这次课程实践为契机,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孙畅

通过这次课程实践,我更加明白了音乐的力量。它不仅能够带给我们听觉上的享受,更能够触动我们的心灵,激发我们的情感。而《歌唱祖国》这首歌曲,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意义,成为了我心中永远的歌声。

——崔警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