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教育不断创新发展的浪潮中,远景学院紧跟前沿,积极探索跨学科教学模式,致力于为同学们打造丰富多彩且富有深度的学习体验。11 月 6 日和 11 月 7 日,双师课堂在新言书院的 113 教与114教室开展。
此次双师课堂由《经典电影鉴赏》课程的李子一老师发起,她邀请了《油画鉴赏与实践》的刘炎老师走进课堂,围绕 “构图” 这一核心艺术要素展开了讲授。双师课堂打破了电影与油画两门学科之间的壁垒。

课堂伊始,刘炎老师便巧妙运用情景教学法,引发了同学们对构图的强烈好奇心。他假设 “蒙娜丽莎” 过生日,邀请众多朋友合照,那么该如何巧妙地布局每个人的位置呢?这个充满趣味与想象的设想瞬间点燃了课堂氛围,同学们纷纷陷入思考,脑海中不断勾勒出各种可能的布局方案,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这种情景导入的方式,让同学们能够从熟悉的生活场景切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构图在实际情境中的重要性,为后续深入学习构图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紧接着,刘炎老师围绕经典的 “S 构图” 展开了细致入微的讲解。他通过展示一幅幅描绘中国大好河山的精美油画作品,让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了 “S 构图” 在呈现自然景观时的独特魅力。刘炎老师一边引导同学们细细品味经典画作中构图的精妙之处,一边结合画面讲解 “S 构图” 如何通过线条的蜿蜒、元素的错落有致,营造出一种和谐且富有动感的视觉效果。同学们在刘炎老师的带领下,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代画师进行了一场无声的对话,深刻领略到了构图艺术在经典画作中的独特神韵,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随后,画面切换至光影的世界,李子一老师接过授课的接力棒,开启了电影构图的深度探索之旅。李老师运用案例教学法,结合经典电影片段,带领同学们探讨了 “三分法”、“对称构图”、“倾斜构图”、“框架构图”、“几何构图” 等,多种在电影中常见的构图方式,并展示了不同构图方式如何为影片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情感氛围,让同学们认识到构图在塑造电影灵魂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在完成理论知识的传授后,课堂迎来了实践环节,这也是此次双师课堂注重培养同学们动手能力的重要体现。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领取到了油画棒以及其它创作材料,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在艺术实践的舞台上大展身手。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刚刚从电影和油画中学到的构图知识与技巧巧妙融合,展开了一场充满创意的油画棒绘画创作。
在创作过程中,同学们全神贯注,沉浸在艺术创作的世界里。刘老师进入到各个小组,对同学们进行细致的指导。同学们不仅理解了构图与色彩、光影处理之间的紧密联系,更是在一笔一划中培养了自身的审美情趣,真切感受到了油画与电影画面各自独特的魅力。有的同学以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经典场景为蓝本,搭配鲜明的色彩,描绘出了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有的同学则借鉴油画作品中的 “S 构图”,展现了山脉与海浪的光影变化。
在本次课堂的最后环节,采用了画廊式教学法。同学们完成油画棒绘画创作后,将作品一一贴在了黑板上,瞬间黑板变成了一个充满创意与活力的艺术画廊。大家纷纷围聚在黑板前,开启了一场热烈的作品鉴赏活动。随后,刘炎老师穿梭在这 “画廊” 之中,对每一幅作品进行了细致且专业的点评。刘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创意和努力,对那些在构图上别出心裁、能够巧妙融合电影与油画元素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赞扬。同学们在实践、鉴赏与点评的循环中,更加全面地提升了自身的艺术素养。
这场双师课堂将电影鉴赏与油画鉴赏有机融合,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同学们在多元的艺术氛围中畅游,深入理解了构图的奥秘。同时,此次教学活动也充分体现了远景学院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视,在提升同学们艺术鉴赏能力、分析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跨学科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