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高等教育日益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和尊重。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当前大学生教育中关于生死观的系统性教育仍显不足。作为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观念与死亡观念一起,不仅关乎个体对生命本质的认知,更影响着他们面对生活挑战、规划人生道路的态度与决策。为此,远景学院《生命科学中的伦理》课程在九月的第四个教学周创新性地开展了一次特色教育课堂——“生命时间线游戏”,旨在通过互动式体验,引导学生深入探索生与死的奥秘与意义,填补这一教育空白。
本次特色课堂旨在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直面生命的起点与终点,理解生命的有限与宝贵,从而更加珍惜当下,积极规划未来。同时,这也是一次跨学科融合互动式教学的的实践,将医学伦理、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巧妙融入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桥梁:从孕育到告别的深思
课程伊始,李莹老师巧妙地衔接了上次课关于“生育控制与辅助生殖技术伦理”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生命起源的伦理边界,为后续内容铺垫。随后教师从综艺视频“时间大桥”导入,并根据黑板上绘制的生命进度网,自然过渡到即将展开的“临终关怀伦理”话题,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在生命的终章,我们应如何给予尊重与关怀?这一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生命全周期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生命质量论和生命神圣论的辨析。
二、碰撞:跨学科无领导小组讨论
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课程选择一个小组安排了一个主题为“在资源有限的社会中,你支持优先考虑提高绝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吗,即使这意味着可能减少对其他可治愈疾病患者的医疗资源投入?”的跨学科无领导小组讨论环节。这一议题通过生生互评的模式,引导学生们从医学、经济、伦理等多角度展开讨论、分析与评价打分,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医疗资源分配背后的伦理考量与社会责任。
三、旅程:生命时间线的沉浸式体验
随后,课程进入了高潮部分——“生命时间线游戏”。李莹老师先给同学们展示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先生的辉煌人生时间轴,不仅让学生们领略了历史长河中一位杰出人物的非凡成就,更在无形中激发了他们对国家历史的自豪感与爱国情怀。紧接着在有序组织下学生们手持彩笔,亲手绘制并标记出自己的生命时间线,从婴儿期到老年,每一个重要节点都承载着他们独特的记忆与情感。在轻柔的音乐中,学生们模拟时间的流逝,感受着生命的短暂与宝贵。每一次的暂停与分享,都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让学生们更加珍惜眼前人、眼前事。
课程尾声,教师带领学生们共同回顾了整堂课的收获与感悟。学生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课堂,他们不仅直观地感受到了生命的长度和时间的流逝,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在有限的生命中如何珍惜与家人、朋友共度的每一刻,如何做出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出更有意义的选择。李莹教师强调,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我们如何活出精彩,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留下无限的爱与温暖,而这正是《生命科学中的伦理》课程所启迪我们的——科技之光下,对生命最深刻的思考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