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经验分享】通识课程怎么学?学长学姐有话说 时间:2025年09月19日     来源: 作者: 编辑:远景学院 点击:

通识教育作为远景学院特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师生们提供思维碰撞和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拓宽眼界、促进个人全面发展、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然而,对大部分同学来说,一方面,通识课程与自己的学科背景距离较远,另一方面,通识课程的学习方法也与高中阶段截然不同,怎样才能学好一门通识课呢?

为了更好地为萌新们答疑解惑,我们邀请了6位学长学姐们分享他们修读过的通识课的学习经验,他们在通识课堂上有怎样的学习体会、如何看待通识课的特点、学习上又有哪些建议呢?在新学期开启之前,让我们一起从他们的分享中获得一些灵感和启发吧!


孟芯屹

远景学院2022级学生

修读课程:生命科学中的伦理

任课教师:李莹

《生命科学中的伦理》是一门融合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跨学科课程。同时这也是让我收获非常丰富的一门通识课。无论是课程内容中的生命科学基本知识,课上老师同学在科学、伦理、法律之间进行的深入交流,还是老师专业、细致的授课方式,都让我受益匪浅。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关于生命伦理观的启发式教育,李莹老师总能抛出引人深思的问题和案例,激发我们主动探索和思考生命科学伦理相关议题的兴趣,培养了我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不要害怕自己的观点不够成熟或被别人质疑,因为伦理本身就是一种评价,每个人都有心中的那杆秤。每次讨论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所以勇敢地说出你的想法,倾听他人的见解,你会发现,思想的碰撞能激发出更加灿烂的火花。

最后,我想说的是,课堂教会了我要时常保持一颗敬畏之心。生命科学是探索生命奥秘的钥匙,而伦理则是我们在探索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准则。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追求知识,更要时刻提醒自己尊重生命、规范行为。这样的态度,将引领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坚定地走好每一步。


黄可青

远景学院2023级学生

修读课程:心理学与生活

任课教师:王乐传

《心理学与生活》是我大一最爱的一门通识课。在这门课中,我深刻认识到心理学并非神秘莫测,而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能助我们理解自己与他人的情绪、行为和思维。王乐传老师专业素养极高,讲解深入浅出,复杂概念理论皆能用生动例子呈现。在这门课中我实现了自我的认识和超越,也学会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世界。

课程让我们了解人类认知过程,明白记忆形成与遗忘之理、思维运作之道,懂得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与创造力,这对于我们的大学学习至关重要。同时,它教会我们理解他人,学习人格类型与交往模式,提升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此外,课程还强调心理健康重要性,了解常见问题及防治方法,学会保持心理韧性。

关于学习我有几点经验分享:其一,记笔记简练精要,梳理学派分类含义及代表人物,可记老师所讲示例辅助理解。其二,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回应问题、参与讨论,加深知识理解,锻炼表达与合作能力。其三,结合实际思考,将知识融入生活,如用沟通技巧化解矛盾、用心理调节缓解压力。其四,课余多阅读相关书籍文献,经典著作如《梦的解析》、《自卑与超越》,大众读本如《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等。其五,注重实践应用,参加心理辅导、志愿服务等活动提升实践能力。

总之,《心理学与生活》课程不仅是知识学习之征程,更是自我成长之旅途。愿大家珍惜机会,感受心理学魅力,为大学生活增添亮色!


孙子豪

远景学院2023级学生

修读课程:经典电影鉴赏

任课教师:李子一

《经典电影鉴赏》这门通识课,宛如一盏明灯,在我大一学年的学习生涯中熠熠生辉。课堂上,李子一老师独树一帜的教学方式,巧妙地将理论讲授与具体实践相融合。这不仅点燃了我对电影的热情,更让我这个原本对电影涉猎不多的人,深深爱上了电影的世界。

一次机缘巧合,我有幸参与了博雅杯通识素养大赛。彼时,我正沉醉于电影的魅力之中,于是,我凭借在《经典电影鉴赏》课上所学的知识,精心撰写了一篇题为《符号学视角下中国新主流电影的意义构建——以“满江红”为例》的影评,并以此参赛。在李子一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领悟到“要想写出优秀的影评,就必须看清、看深、看透电影”的真谛。自此,我开始从专业的视角去欣赏电影,深入剖析电影的构图、色彩、光影、镜头语言,以及音乐与画面的完美融合,共同营造出的电影氛围和情感表达。这使我能够更加深刻地领悟电影的艺术价值。经过多次反复的修改,我的这篇影评在博雅杯通识素养大赛中荣获三等奖。这无疑是对我努力的最好肯定,也让我再次深刻感受到这门通识课程的迷人魅力。

《经典电影鉴赏》课程犹如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各地和不同时代的窗户。从好莱坞的黄金岁月到欧洲的艺术殿堂,从亚洲的细腻情感描绘到拉美的社会现实批判,每一部电影都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让我得以窥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百态、人性的光辉与复杂、以及各种社会问题。这种跨越文化的体验,不仅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更培养了我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诚如人生恰似一场漫长的旅途,最美的风景往往就在那沿途的点滴之中。而经典电影鉴赏课程,则是我在学术与艺术之路上一次难能可贵的旅行。它在提升我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同时,也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向广阔世界的窗户,激发了我的成长与进步,使我深深地爱上了电影这门艺术。


王翎桦

远景学院2023级学生

修读课程:流行音乐演唱

任课教师:王川

《流行音乐演唱》这门课程是我收获最大的通识课。主要原因是学院为我们提供一个了解、欣赏并尝试演唱流行音乐的平台,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艺术修养,还能促进个人表达与情感交流。对于这门课程,我写一点经验,希望能对后续修读这门课程的同学有所帮助。

第一是课程基本内容,课上能让我们了解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风格流派、词曲创作基础等。通过王川老师丰富的乐理知识和演唱经验,培养我们基本的演唱技巧,如发声、呼吸控制、节奏感等。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热爱,鼓励自我表达与创意发挥。

第二是乐理知识学习,结合多媒体资料,王川老师生动讲解流行音乐的历史背景、文化意义及艺术特色。选取经典及当代热门流行歌曲,如《漂洋过海来看你》、《体面》等十几首歌曲,分析其旋律、歌词、编曲等方面的特点。

第三是课堂演唱教学,通过王川老师亲自示范演唱技巧,同时利用视频资料辅助教学。分小组学习基本的打节拍唱谱子,相互学习。然后进行小组或个人进行歌曲演唱练习,从易到难,逐步提升。

第四是课堂总结,王川老师将结合平时表现、课堂参与度、演唱技能提升情况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鼓励我们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学习心得,完成课后演唱作业,从而设定下一步学习目标。希望大家能从这门课中找到自己的热爱,收获许多有用的知识!


张一凡

远景学院2022级学生

修读课程:考古发现与中华文明

任课教师:孙乐

学习考古具有深远而广泛的意义,它不仅关乎历史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还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研究的进步以及个人素养的提升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学习孙乐老师的课程《考古发现与中华文明》,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和历史根源,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这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推动文化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门课中,我不但会学习那些对中华文明意义非凡的遗址和文物,还会了解在挖掘黄土与沙砾中,用双手一寸一寸揭开文明面纱的考古学家。在学习这门课前我并不知道,在繁星点点下,考古人心中燃烧的火光,照亮了人类文明的道路,温暖了每一个寻找根源的灵魂。正如孙乐老师在课上所说,“考古,让过去拥有未来。”希望每一个学习这门课的新同学都能在浩瀚的文明长河中找到来路,与历史对话,获得心中的宁静。


胡卓凡

远景学院 2023级学生

修读课程:当代国际治理与冲突

任课教师:谭彭馨

修读了谭彭馨老师的《当代国际冲突与治理》的课程,让我对国际关系有了新的感悟,更明白了“政治思维”对我们大学生的重要性。在这其中,“修昔底德陷阱” 让我明白了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塔西佗陷阱”让我明白了偏见的重量、“囚徒困境”让我明白了猜忌与信任的矛盾。

于我而言,思维碰撞是这门课的主旋律,思维发散是这门课的魅力所在。反转课堂,模拟联合国,辩论赛小组讨论发言……各个活动中的讨论与反思,相互取长补短。由谭彭馨老师作为评委加“场外援助”乃至“亲自下场”,更使不同思想交织碰撞:理想主义、现实主义、建构主义。众口难调却又是百家争鸣,万物竞发象征着勃勃生机。

一千个人的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代国际冲突与治理》这门课于我而言也暂时画上了句号。江山代有人才出,独领风骚数百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期待你们的才华!